10天增长1万多亿元,银行理财又“吃香”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6月底出现一定的季节性回落之后,进入7月,理财市场规模快速恢复。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7月上旬,理财行业规模扩容1.07万亿元;截至7月10日,全市场规模已恢复至26.65万亿元,较3月末低点累计增长1.61万亿元。债券市场作为理财的重要配置方向,在7月迎来更多“资金活水”。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测算,7月上旬,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增长2986亿元,增量主要为1个月以内的短期限产品。
养老理财哪家强?光大、交银、工银前三甲
新闻晨报·周到近日与上海煜寒信息展开联合调研,针对已推出养老金融产品的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问卷调查和机构公开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测评,最终得出10家理财子公司养老金融综合排名。根据消费者调研数据结合理财子公司官方披露数据得出的综合评分来看,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光大理财、交银理财和工银理财的综合满意度较高,满意度达到51%、50%和47%;此外,兴银理财满意度40%;中邮理财、建信理财和中银理财满意度相同,为39%;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的产品满意度分别为29%、24%和23%。
长沙多家银行利率超4%美元存款产品下架
7月初,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关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4%以上的高利率美元存款产品下架,多家银行最高利率下调至2.8%。实际上,5月份开始就有银行开始陆续下调美元存款利率,6、7月份下调美元存款利率的银行进一步增多。长沙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介绍,之前我们行的美元存款普遍都有4.0%以上,好多客户行外转过来,最近利率下调了,6月份还有1年期美元存款邀新专享利率达4.3%的产品,7月份这款产品下架了。
理财产品费率“价格战”系阶段性行为
7月以来,多家银行或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调整理财产品费率,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浮动管理费等。不少理财产品费率调整公告都带有“临时调整”字样,说明这类调整确实是阶段性行为。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18%,环比下跌0.49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83%,环比下跌0.33个百分点。由于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略有下降,不排除金融机构通过降低管理费,“让利”投资者,增强产品的影响力。今后理财公司在产品管理费用设计方面会更加灵活,阶段性减免费用的情况会更加普遍。
对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等了解程度较低,居民金融素养整体水平仍需提升
7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导编写,量子之歌(启牛学堂)、度小满等提供支持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在京发布。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白皮书指出,在国民金融素养调研中,开通银行账户的受访者达到90.34%。但是,目前我国国民对股票、债券、基金和金融理财产品等基础金融工具的了解程度较低。其中,对上述金融工具非常了解的受访者仅占2.7%,15.93%的受访者对金融投资理财工具比较了解,但是14.77%的受访者完全不了解股票、债券、基金和金融理财产品等金融工具。
往期回顾
用益-银行理财动向:“零钱组合”走俏,存款理财化来了?
用益-银行理财动向:ESG主题理财产品“井喷”
用益-银行理财动向:大额存单“一单难求”,银行推出“平替”产品
用益-银行理财动向:最高亏过50%!这类银行理财产品要小心
用益-银行理财动向: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升温”
用益-银行理财动向:10万半年多赚了2300多元,稳健理财热度不减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责任编辑:liuyj
标签: